一、前情回顾:为什么要学会“追踪”
上一章我们讲过如何识别潜在的骗局池子。
但在真实市场中,有些撤池者动作极快,你甚至在几分钟内还没反应过来,池子就被抽光了。
而链上的好处在于:
“所有资金流动都有迹可循。”
学会追踪钱包和合约行为,不仅能验证项目方是否跑路,还能帮助我们建立一套风险模型,识别类似套路的项目。
二、第一步:从交易哈希反查资金流向
✅ Step 1:找到撤池交易的哈希
在 Solscan、Birdeye 或 DEXTools 的交易记录中,找到项目暴跌时刻(价格归零的那几笔大额Swap)。
复制其中一笔交易哈希(Transaction ID)。
✅ Step 2:分析交易路径
打开 Solscan 或 BscScan:
查找交易详情;
查看“From”和“To”地址;
若 To 地址是一个钱包,而非合约地址,这通常意味着人工操作撤池。
进一步点进去该钱包,可以看到:
过去所有的入账与出账;
是否向多个新地址转移资金(洗币行为);
是否通过桥转移至其他链。
实操建议:
用 Birdeye 的 “Wallet Insights” 功能可以快速查看该钱包近期与哪些合约交互频繁,是很直观的行为图谱分析。
三、第二步:确认资金最终流向
🔍 追踪手段一:交叉比对持仓与时间
当你发现某钱包在撤池后,短时间内转入多个新代币或稳定币(如 USDT/USDC/SOL/BNB),可以推测它正在分散资金或洗链。
结合区块时间戳与代币流向,可以进一步确认:
资金是否集中转入中心化交易所(如Binance、OKX);
是否有多个相似操作的钱包在同一时间段执行(可能是同一团队)。
🔍 追踪手段二:标签与社交比对
工具推荐:
Arkham Intelligence:能识别部分CEX地址与项目团队钱包;
Nansen:通过标签系统判断钱包类型;
Solscan Tag Search:在Solana链上直接搜索被标记为“scam”或“rug”的地址。
四、第三步:反查项目方与代币部署逻辑
⚙️ 1. 查看代币创建者
在区块浏览器打开代币合约详情:
“Creator” 地址显示谁部署了代币;
若多个项目使用相同部署钱包,说明是批量诈骗团队;
可通过对比部署时间、合约代码相似度判断是否模板克隆。
⚙️ 2. 检查合约活动记录
使用 BscScan 的 “Analytics → Contract Internal Txns” 查看:
是否有大额USDT转入;
是否频繁创建新合约;
是否有内部钱包转账异常。
⚙️ 3. 对比项目宣传与链上数据
骗子往往会在推特、TG群营造热度,但链上并无真实买盘或锁仓记录。
可通过 Birdeye + Dexscreener 对比:
若社群热度高但成交量极低,那十有八九是“虚假营销 + 等待收割”。
五、第四步:借助工具实现自动化监控
人工追踪虽然可行,但效率太低。
这时自动化的智能交易助手可以帮我们实时监控资金流向,在风险出现前先一步反应。
🚨 DBot 自动交易机器人
支持 Solana 与 BSC 实时链上交易监听;
自动识别“撤池”“异常交易密集”“代币权限未放弃”等危险信号;
可设置“黑名单钱包过滤”,避免跟随潜在诈骗钱包交易;
支持“安全钱包复制”功能,只跟随高信誉钱包。
通过这些机制,DBot 不仅是交易工具,更像是一个链上防御系统。
当你在追踪或跟单时,它能帮你在“第一时间规避异常代币”,显著降低损失风险。
👉 感兴趣的可以通过下方链接注册使用,同时附上官方使用指南以供参考:
🌐 DBot 网页版 https://dbotx.com/?ref=41362268
🤖 TG Bot https://t.me/bsc_dbot?start=ref_41362268
📖 使用指南 https://guide-zh.dbotx.com/
六、案例:追踪一个Solana撤池者的钱包路径
这里以真实逻辑举例,无需具体哈希,仅展示思路。
项目 $ABC 于 Solana 上突然暴跌。
查看交易记录,发现一笔从池子中Swap出全部SOL的交易。
复制该交易哈希 → Solscan → 查看 From 地址。
该地址在过去5分钟内多次创建新代币 → 疑似脚本行为。
资金随后流向新地址 → 再桥接至以太坊链 → 最终进入中心化交易所地址(已在Arkham上标记)。
这就是一条标准的 “撤池 → 分散转移 → 洗链 → 出货” 路线。
七、总结:每一次撤池都留下“脚印”
区块链最大的公平性在于——它不遗忘任何交易。
每一次转账、每一个池子、每一个地址,都是公开的。
你不需要成为黑客,只要掌握正确的工具和逻辑,就能自己追踪出真相。
🧩 最后复盘:
看交易哈希 → 找钱包 → 查行为 → 对比标签 → 识别团队。
利用 DBot 等自动工具,让你更快锁定异常,少踩坑,多赚钱。

发表回复